1月25日上午,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大会开幕会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主持,区长毛松柏作政府工作报告。
毛松柏同志在报告中回顾了本届政府2023年的工作,他指出,过去的一年,海珠区坚持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势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全力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仗,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700亿元、同比增长8.5%以上,增速居全市前列。
2023年,海珠区产业结构向好向优,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预计突破11%和15%;投资招商提速提质,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超530亿元、预计增长12%以上;商圈升级成型成势,江南文商旅融合圈获省级示范特色商圈殊荣。琶洲CBD入选福布斯中国中央商务区竞争力十强,琶洲试验区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十佳,发布全省首个政务云脑大模型,圆满举办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
创新“56433”都市工业发展体系,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28%左右;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榜单企业数位列全国百强区第一,首个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建成投用,游戏产业预计全年实现营收99.39亿元、增长14.3%,直播电商、合成生物、元宇宙等细分产业加快拓展;全区研发投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5%、增速全市第一;全市首创“1+N”经济运行协调工作专班,升级推出“海珠合伙人”;对外开放走深走实,第134届广交会展位数、展览总面积均创历史新高。
全力推进城中村更新改造、人居环境治理提升、产业有效转型和有序转移,康鹭首拆区启动拆卸,成功破解“站街招工”乱象、安全隐患顽疾、村社管理弱化“三大难题”;发展能级有效提升,因地制宜谋篇布局六大产业片区,城区环境焕发新颜,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生态优势日益彰显,海珠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社会保障网络织密扎牢,优质公共服务全面扩容,公共安全治理卓有成效,铁腕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消防安全攻坚和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三大行动”,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政府系统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根据报告,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2.3%,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一是聚焦空间布局优化,打造东部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西部老城市新活力新示范、中部现代文商旅融合新高地、环湿地价值圈新标杆、后航道创新带新名片。
二是聚焦四大引擎建设,坚定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全面夯实算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底座,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大脑在海珠、工厂在全国”产业互联网体系,消费互联网“龙头企业—平台—产业生态”聚合生态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新兴产业引领,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出台建设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夯实泛半导体产业主基石,做强直播电商升级版,构建“会展+”生态圈,激活特色产业动力源,带动产业链条集聚。
四是聚焦供需两端发力,打好投资、消费、招商组合拳,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城市更新等领域,超前做好项目谋划,大力培育品牌消费、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五是聚焦改革创新驱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强化金融保障能力。
六是聚焦品质内涵提升,全面优化城区功能品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稳妥推进更新改造,营造构筑绿美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