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下棋的人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原则,那就是跟水平相当的人对弈,这叫做“棋逢对手”,言外之意,没人愿意跟“臭棋篓子”下棋。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中国队与瑞典队对阵,最终中国队棋高一着,以3∶0的总比分击败对手,成功卫冕。看起来3∶0是一个悬殊的比分,是一场大胜,是“横扫”对手,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看过的都知道这是一场十分艰难的比赛。首场双打马龙/王楚钦出战,前世界第一和现世界第一的梦幻组合没想到竟然遭遇“下马威”,苦战5局才以3∶2险胜;次局,新科奥运男单冠军樊振东面对瑞典选手莫雷加德,这是男单决赛的“外一篇”,结果“小胖”虽然赢了,却也没有上一场顺利,同样是3∶2涉险过关;第三场比赛,王楚钦在局分2∶0领先的情况下又被瑞典选手扳成2∶2,依靠决赛局的神勇发挥方才胜出,卫冕这个极具分量的冠军。不得不说,男乒小伙子们赢得不易。
同时进行的跳水女子三米板决赛中,中国队获得一金一铜,这貌似与中国观众期待的“包揽金银牌”也有点小距离。但更惊险的一幕实际上在一周前便已上演,王宗源/龙道组成的“龙王组合”凭借最后一跳的高水平发挥,才以总分446.10分摘得男子双人3米跳板的金牌,仅仅领先第二名墨西哥选手2.07分。虽然事后的报道都在说“有惊无险”,但只有看过比赛的人才知道,它确实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毋庸讳言,我们的跳水、乒乓球等传统优势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大多数时候,我们既没有“断崖式”的领先,也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只留下“棋逢对手”的较量。当然,在游泳、曲棍球、拳击、攀岩等曾经被西方垄断的项目上,我们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跟对手“掰腕子”一较高下的实力。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实力相近的比赛才让竞技体育更有魅力。观众喜欢看“神仙打架”,希望有“华山论剑”一样的高手对决,没有人会稀罕切瓜砍菜般地收割金牌,更没有人会愿意目睹“虐”与“被虐”的残忍表演。也正因为如是,我们才被奥运会的“棋局”吸引,而且,越看越上瘾。(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