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如今还能发光发热吗?
时间:2024-05-26  浏览次数:663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大抵是对于今天读者的口味难以把握的缘故,第一次他们准备先出版10本初中以下的选题来投石问路,而原本他是规划要出50本的,分为“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及“学前卷”。

  苏联的科普书是什么样?今天的孩子和“80后”“90后”的家长肯定比较陌生,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那就是见书如面般的亲切了。如今活跃在科学界的许多着名科学家,都是读着苏联科普读物成长的,他们对小时候读过的科普作品和苏联科普大师的名字念念不忘。

  这种状况也是时代使然,在上世纪,孩子们的科普阅读,很重要的来源是苏联科普读物。就像赵致真表述的那样,他在上中学时,每天放学后的醉心阅读,就是图书馆里的苏联科普读物,以至于他几年来花大量时间精力要重新挖掘这些科普作品的价值,其初衷就是一种“老人想把小时候吃过的美味急急地告诉现在的孩子们”。

  至于这批读物能不能得到今天读者的认可,我想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供给侧的角度,近几十年,欧美文化大量涌入,其强势力量裹挟资本占据了市场重要份额。与美国大片、美国音乐一样,流行文化也反映在图书市场上,随处可见美国大企业策划出版的科普读物。曾经占据了主流地位的苏联科普读物,由于世事变迁日渐式微。

  而作为后发力量,我国科普出版的进步有目共睹,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少儿科普读物。但毋庸讳言,尽管现在我们的原创性在加大,优秀作品在增多,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科普出版风格,特别是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于出版市场上的科普读物,也应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苏联科普读物市场的萎缩,并不完全是读者选择的结果,有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间交往减少、翻译人才锐减,受欧美企业冲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老一代科普人对苏联科普书津津乐道,不管从取材、叙事、编排、装帧等,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科普出版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科普作品,也出现了一批科普大师。对于这一段时期的翻译出版缺失,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遗憾,补上这一块,使我们的科普出版展现更多的流派和传统,对于赵致真等科普人为此所做的努力,社会都应给予肯定。

  而从需求侧来说,重读曾经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是一件过时的事吗?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恨不得去年的书今年就会过时。这也是如今流行文化带来的观念,市场上多见的快餐式绘本读物,让学生们在眼花缭乱的画面中,进行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不是说这种阅读方式不好,它应该只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

  科技创新是不断迭代和否定的过程,但那些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科学原理、科学家趣事、科学知识却是历久弥新的。苏联科普读物的一种普遍风格,是对文字的讲究,文字中呈现着有趣故事,洋溢着人文情怀,触类旁通的知识传达,辅以精致的插图,如同导师带着学生们徜徉知识海洋,提供了沉浸式阅读的环境,让人细细体会阅读的乐趣,这是对当前普遍存在阅读浮躁的纠偏。

  重出苏联科普作品,对于科普出版,应该是补上均衡性和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学生们来说,则应该是纠正一种长期的精神营养的偏食,在英美科普读物之外,提供其他的参照系和信息源的尝试。

  本届峰会共对接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1个、总投资2030亿元,涵盖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等领域,将有助于打造高水平数字经济产业链,为做大做强做优福建数字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发现细胞受伤而产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发组织修复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伤信号分子,在植物再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是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的国家级博物馆。

  借助该显微镜,团队现已解决凝聚态物理和物理化学领域系列基础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杂志。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组织模拟5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山洪、泥石流大规模实验四次,堰塞坝溃决灾害链实验一次。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达519种。

  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 为进一步探究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时就开始融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的陆域国土面积。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规范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提升了其生物转化效率。

  近年来,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上一篇:2023年最佳的五部犯罪片《涉过愤怒的海》第二你看过哪几部?   下一篇:鼓励以高炉矿渣粉煤灰等对产品性能无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超细粉生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