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那个走过9公里崎岖山路上学,额头挂满冰花的男孩一瞬间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他的坚韧与勇气感动了千万人。然而,走红后的他过上了怎样的生活呢?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中,蕴含着奋斗和拼搏的力量。那位曾经步履艰难、满脸冰霜的男孩如今是否迎来了更加光明的未来?他的故事是否带给他和他所在的乡村一些改变?
2010年,王福满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与大多数婴儿诞生时周围欢乐祥和的气氛不同,王家这边却弥漫着一股忧虑和无奈。王福满出生的深山老区,是属于“绝地求生”式的贫困之地。交通不便,经济极其费拉不堪,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们已经习惯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们住的小山村,连电也时有断供,信息更是封闭落后。村里只有一条泥泞的土路,连出村都非常不便。孩子们上学,需要步行几公里山路,才能搭上一辆破旧不堪的校车,在山路与沟壑间颠簸前行,车轮甚至时不时陷入路边松动的土里。他们前往的小学,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施也十分简陋。
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住户大多自给自足。靠着面前一亩三分地艰难维生。县城也很少有外来客商。王福满的父母就是这样典型的村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父亲务农,母亲除了照看家里和补贴家用,也会去山上拾柴,在村子口的市场上零零散散地卖些。但是收入微薄,仅仅够糊口。家里条件简陋,父母都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也不懂得如何走出山里觅生路。
当第二个孩子王福满出生的时候,愁云已经笼罩了这个家。王家第一胎是女儿小福美,现在又多添一个儿子,对生活本已捉襟见肘的这个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生在这深山老区,父母也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咬牙养大两个孩子。
为了多挣点钱养家糊口,小福满刚满一岁时,父母就开始外出打工。把两个孩子交给老奶奶看管,自己去了县城里务工。因此,小福满从小生活在祖母与哥哥姐姐的照看下,过上了与大山为伴的孤独日子。比起城里的孩子们,他经历的一切都那么与众不同。
年幼的小福满性格内向,不太会表达自己,唯独眼神坚定,兀自散发着一股倔强。他明白家里的情况,也看得出父母的隐忍与疲态。每每父亲打工归来,小福满总会默默端出自己积蓄的几个硬币, 他父亲补贴家用。
2016年的一天,小福满放学回家,却惊恐地发现母亲带着行李鬼鬼祟祟地溜出门外。他大喊“妈妈要走了!”,老奶奶连忙追出门外,才发现她偷偷打点行装要离家出走。
母亲泪眼婆娑,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有多自私,但实在是没办法了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这么穷。连孩子上学的钱都交不起,我真的不知道还要这样苟延残喘到什么时候!”
小福满怔怔地看着母亲离去的方向,还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他还以为母亲只是出门去县城办点事,很快就会回来。直到几个月过去,他在深夜里听见老奶奶对人说起母亲再也没有音信了,这才恍然大悟地意识到母亲竟然就这样抛弃了他们,自己已经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
这件事对还在发育时期的小福满影响很大。渐渐地,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和内向。唯有镜子里映照出的眼神,依然澄澈而倔强。 他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即便生活已经沦落到三餐不定的地步,但小福满从未推辞过与姐姐一起背着沉重的书包,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徒步走完长达9公里的学校路程。
这所偏远的山区小学条件极其艰苦,但这里是小福满唯一的知识港湾。在这里,他虽然没有城市里一应俱全的教学设备与师资,却可以 在书本的海洋里汲取知识的养分。为了上学,他必须起早贪黑,在漫漫山路上步履维艰。路很窄,一边是陡峭的山坡,一边是万丈深渊,十分惊险。积雪天气更是湿滑难行。但是小福满从未退缩。他时常自言自语地重复着“为了改变命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句话,仿佛是催使着他的源动力。
2018年1月的一天,小福满面临期末考试。这场考试对他来说极为重要。但是这一夜昆明地区刮起了暴风雪,名副其实的冰天雪地。本就崎岖的山路此时 更是难以通行,但是小福满知道不能因此而逃避考试。所以在寒风中,他还是独自一人吃力地爬上了积雪的山路。结果多次摔倒,终于在上课铃响前冲进了教室。这时,大家看清他满头满脸的冰雪,衣衫单薄却依然在微笑。尽管经历了那么多艰辛,他的学习决心还是没有丝毫动摇。
老师为他拍下的这张照片,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后,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起初,人们只是觉得这个满头冰花的男孩十分有趣。但是,当他们明白背后的故事后,这份戏谑都化作了心疼。人们为小福满顽强的精神而折服,也为这样的生活状态而唏嘘。这张照片一时间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也让这个孩子一夜走红。
随着王福满的故事不断在网络上发酵,社会各界的援助也如及时雨一样密集送达。云南省教育部门专门拨款,用于改善偏远山区的教学条件与环境。一些大型企业与公益基金会也踊跃捐赠,仅仅王福满所在的学校就收到了十万元教育救助金。而针对这类“冰花孩子”的捐款总额更是超过了七十万元。
这些善款既帮助解决了王福满以及同学们的燃眉之急,也惠及了更多生活在深山里的孩子。他们终于可以吃上营养均衡的午餐,穿上了保暖又时尚的冬季外套。学校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了起来。甚至在校门口盖起了教学楼,城里的优秀教师也前来支教。孩子们看到这些变化,个个眼中放光,日子也倍感温暖舒心了。
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也关注到了王福满。于是在某个周末,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小男孩竟然出现在了北京城!原来是几个大V与公益机构打通关系,组织了“云南山区儿童北京行”活动,特意将王福满接到北京,让他见识这个资源丰富、机会多多的大都市。更开心的是,小福满还被安排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观了一番,这可是他警察梦想的发源地!
我们可以想象,初出深山的王福满第一次见到繁华热闹的大城市,会是多么新奇和不可思议的感受。北京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马路两旁川流不息的车辆,还有五颜六色亮晶晶的霓虹灯装点了整座城。最令小福满震撼的是方方正正的警察学校和那些身着制服、气宇不凡的师生。“我也一定会穿上这样帅气的制服,来这里学习!一定!”王福满激动地对镜头许下了诺言。
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只是娱乐圈某些大 V 的炒作和消费,很可能让王小福满产生错觉,走上歧路。对此,王福满的父亲倒是接口得开:“我们没有见过世面,确实很容易被外在的虚假景象迷惑。但是我相信孩子的判断,这次北京之行让他打开眼界,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这只会促使他更加努力,走上正轨”。
果然,明智的小福满并没有因为一时注意而骄傲不已。他依然脚踏实地,勤奋好学如初。也没有选择去外地读书或参加娱乐节目,而是坚持原则,留在了本地继续自己的学业。他时常自言自语地念叨着“要做一名警察,必须从根基做起,打牢基础很重要!”父亲也时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他,要珍惜现在,别被外界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去向。
我们相信,有父亲的悉心教导,有亲人们的体贴照拂,王小福满必会顺利成长,也终会实现他的警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