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发端于学生,之后迅速遍及全国。由于张国焘口才出众,被推举为演讲部部长,据说张国涛不看文稿,滔滔不绝讲三个小时不犯重。
由于共同的革命理想和追求,张国焘与李大钊交往甚密。李大钊比张国焘大8岁,二人亦师亦友,据说张国焘之所以能成为中共一大北京的代表,完全是李大钊把名额让给了他。
张国涛在北大成为学生领袖时,毛主席还是北大图书管理员。当时李大钊把张国焘介绍给主席认识,主席热情自我介绍说:“我叫毛润之”,张国焘理也不理,继续和李大钊交谈。
线年,国共分裂,南昌起义标志着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发动了多次大围剿,处于发展期的红军开始了长征。
当时张国涛是苏联扶植的红人,留学苏联多年,是喝过洋墨水的知识分子,根本看不起毛主席的那些所谓的“土打土闹”理论,毛主席的才能被压制。
不得不说,张国焘确有理论知识,不过没有毛主席的实战经验。张国涛借批判李立三、博古的冒险主义巩固权力,而他制定的却是更加冒险的作战计划,加上后来的进行肃反运动,杀害了无数红军将领和战士,造成了红军极大的损失。
到了1937年,红军会师后,到达陕西省北部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中央开始了延安整风运动,随后开始批判张国焘左倾冒险主义。
原来王明从苏联归来,他看到张国涛被批判,急于想取代张国焘的位置,凭空捏造事实,下令枪毙了张国焘手下的三位红4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罪名是托派。
当时托派就是汉奸的代名词,张国涛害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因此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萌生了叛逃的念头。
1938年4月5日,张国焘借赴陕西中部祭扫黄帝陵之机,完事后并没有按时归来,而是登上了国民党方面的汽车,离开了陕甘宁边区。
张国焘出走时,林伯渠,周恩来闻讯赶来苦苦挽留,总理说:“这个党是你亲手创建的,你忍心离开吗?”
鉴于张国焘叛逃已成事实,4月18日早上,周恩来,博古起草了致中央书记处电报,建议中央开除张国涛的党籍。
蒋介石本来就是一个重用嫡系的领导人,国民党派系争斗激烈,像张国涛这样无根无基的人,只是挂一个虚职,并无实权。还经常受到各方官员的制肘和排挤。
全国解放后,他看他新中国日新月异,人民过上的好生活,一度想回归大陆,中央回复说:“回来可以,但前提条件必须承认错误”,张国焘犹豫再三,最后打消了回大陆的念头。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派人找到张国涛,希望他能写本回忆录,张国涛用四年的时间写成了他的自传体《我的回忆》,所得到的稿酬用来日常开销。
老两口住进了大儿子家,之后发现儿子一家过得很拮据,有些自顾不暇,老两口一商量,别让儿子为难,于是就从儿子家搬到了养老院去住。
张国焘心想“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也别挑剔了,身在异国他乡,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造成眼前的这一切,能怪谁呢?
当亲人赶到,张国焘已去世多时。张国涛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无力承担丧葬费,最后还是蒋经国电汇了3500美元,这才下葬了张国焘。当叛徒终究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