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刚刚结束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但此行受到的关注和解读,以及对地区局势的可能影响才开始。美印官方都把这次访问拔得很高,营造出两国关系获得大升级的氛围。美官员称“天空是美印关系的极限”,莫迪则表示,对两国关系来说,“天空也不是极限”。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尤其给人此种印象。但双方的分歧与相互利用的算计并未消失或化解,只是被一时刻意掩盖,这比坦诚地列举出来更显虚假;而虽未明说却无处不在的针对中国的因素,则让人感到隐隐不安。
美印在国防、半导体、关键矿产、高技术以及太空合作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协议,印度将得到美国很少与非盟友国家分享的一些关键技术,美国科技大公司也将真金白银投资印度。有美国媒体对此称,美国对印度下了“巨大的赌注”,这个词很有意思,我们可以从中读到他们的潜台词:一是认为美印加强合作的目的是不单纯和不对称的,二是对能否获得收益心里没底。相对于华盛顿表现出的“横跨星空大海”的热情和乐观,美国舆论的这种怀疑指向和态度,更能反映美印关系没那么光鲜的客观现实。
几乎所有观察人士都注意到,在莫迪的这趟美国之行中,美印两国官员一直避免直接提到中国,但中国议题被普遍认为是美印深化两国关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中国被美媒称为“美印盛宴上的幽灵”或“房间里的大象”。换句话说,众所周知,美国现在对印度示好,是出于地缘政治的需要来拉拢印度共同对付中国,美印双方对此都心照不宣。但这种功利主义性质的“密切”是临时的,不稳定的,也是很难靠得住的。
“塑造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已成美国的对华阳谋,美国正在大力推进。理论上讲,位于中国西南方向的大国印度会不会加入,对美国能否实现这个阳谋至关重要。如果印度加入后,美国从地理上完成了对中国的围堵,这是华盛顿政客难以抵制的KPI诱惑,他们因此不吝对印度的吹捧和礼遇,甚至舍得拿出一些实惠,以换取新德里的配合或支持。
这看上去很完美,但我们都知道,一些臆想出来的计划落到实处往往一地鸡毛,就像中国的那句成语“纸上谈兵”。越是战略自主性强的国家,比如印度,越是不可能严格按照华盛顿编写的剧本演出,尤其当华盛顿要求它做出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事情时,我们相信新德里会冷静和清醒地作出选择,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新德里当然有自己不好公开说的打算,比如想在中美战略博弈中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成为美国对华遏制的一环,决不符合印度的利益和原则,也有损它的大国尊严。有美国人抱怨印度是“摇摆国家”,透出对印度不以美国意志行事的失望。扩展一下看,其实美国能绝对控制的小弟寥寥无几,美国打造对华包围圈是一定搞不成的。
全球治理需要大国之间的合作,对美印加强以和平与发展为目的的互利合作,我们乐见其成;对美印针对中国的谋划,我们则坚决反对,但也不会感到紧张,因为这注定行之不远。印度一直致力于成为全球性大国,现在正努力争当“全球南方”领头羊。中印两国互相毗邻,同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美国很远,中国很近。要“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就得有大国外交的考量,相信印度明白这一点。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方对辖区内违规占用耕地种树造林的现象进行纠偏,要求整改复耕、恢复种粮。符合国家政策的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国家政策和标准建设的防护林和绿色通道等,按照林地、草地管理,禁止纳入整改复耕范围。
今年4月,中国发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风乌”,首次实现在高分辨率上对核心大气变量进行超过10天的有效预报。不少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只要人类社会的化石燃料消耗不减少,气候变暖的趋势就不会停止。
正值荔枝季,这种清香甜美的水果广受人们喜爱。但专家提示,荔枝虽美味,却不宜贪多,过量食用易患“荔枝病”。家住沉阳市的赵毅一次性吃了一大包荔枝后,突然头晕目眩,去医院就诊后被医生告知,这是“荔枝病”的表现。
本项科研工作中,研究人员揭示了铰链部位中的折扇形矿物硬组织所蕴含的跨尺度耐疲劳设计原理。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
目前,判决已生效,陈某已将赔偿款赔付至“未爱绽放”专项基金,并已完成第一次志愿服务修复公益损害。2022年12月12日,案件被移送至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办理,检察官审查案件后认为,人脸信息具有高度的个人生物识别特征,属于个人敏感信息,陈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1951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共发生了21次厄尔尼诺事件,曾给我国带来高温热浪、洪涝和干旱等影响。
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崭新思路。
加工环节是粮食损失浪费较重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应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粮食综合利用,实现粮食利用最大化。
在琶洲实验室,记者见到了相关AI戒毒设备。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琶洲实验室和岑村强制隔离戒毒所实地采访,了解正在进行中的AI戒毒技术。
6月23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提到,6月22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了39℃以上的高温天气,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突破6月历史极值(6月观象台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出现在1961年6月10日)。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2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迎来夏至节气。该时节天气炎热,暴雨频繁。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
付巧妹作为国际古遗传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在本次评选中从全球25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副研究员领衔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发现双周期的天琴座RR型变星是最好的标准烛光,利用它的两个周期来测量星系距离不再需要元素丰度的信息,这使得星系批量高精度测距得以实现。
记者20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近日,天宫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该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
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