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权遭拒“核阴影”挥之不去美国纳瓦霍人艰难挣扎
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663

  在美国最大的原住民保留地——纳瓦霍保留地居住的人们长期面临用水困难,而他们的用水诉求却一直遭到无视和拒绝。22日,美国最高法院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驳回了原住民部落纳瓦霍族要求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为该部落从科罗拉多河获取水资源的请求。

  美国最高法院的驳回裁定声称,在1868年美国政府与纳瓦霍人签订的关于建立纳瓦霍保留地的条约中,并没有要求美国政府采取“平权措施”来确保部落的用水。但纳瓦霍人认为,根据该条约,联邦政府需要保证原住民部落的农业需求,这其中就包括用水权。

  为了自己的用水权利,纳瓦霍人已经抗争了二十年。今年3月,纳瓦霍人上诉最高法院,要求获得使用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权利;但如今最高法院的裁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毁灭性打击。

  纳瓦霍保留地横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犹他州,科罗拉多河流经保留地的西北边界。然而,如今这里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原住民家里没有自来水,每天都不得不驱车数小时前往取水点取水。

  纳瓦霍族居民:我们每天都必须保持水箱里面有水用来洗澡,以及做其他事情。我们一直都觉得有自来水的人非常幸运。

  还有网友指出,“条约是155年前的条约,早就过时了。这片土地原本就属于他们(纳瓦霍人),他们有权利获得干净水源。”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定充斥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不纠正系统性的种族歧视,美国将永远无法从过去的种族主义中走出来。”

  历史上,美国对原住民实施惨无人道的野蛮驱逐和种族屠杀,而被武力驱逐至保留地的原住民仍然遭受着诸多不公待遇。除用水权问题外,在纳瓦霍保留地,因为铀矿的开采,很多居民至今仍笼罩在挥之不去的“核阴影”下。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为扩充核力量,美国政府雇佣私人公司在纳瓦霍保留地大规模开采铀矿。很多当地的纳瓦霍族人被雇佣到矿井工作,但是他们没有被告知任何跟辐射风险相关的信息,也没有防辐射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大多数铀矿在没有得到安全处置的情况下就被废弃,数百个废弃的铀矿污染水源,进一步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危害,也加剧了水短缺问题。总台记者曾多次走访纳瓦霍保留地,在“核阴影”下生活着的原住民常年遭到主流的忽略,他们感受到的只有愤怒、绝望和无奈。

  原铀矿工人埃迪特·胡德:我们要宰杀一只绵羊,当时好像全社区都去了,每个人都在那里。屠夫把羊切开,羊的脂肪是黄色的,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

  由于铀矿石开采,癌症、呼吸道疾病、肾脏疾病和其他各种慢性疾病在纳瓦霍族群中的发病率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西南部纳瓦霍族的癌症发病率翻了一番。

  原铀矿工人 埃迪特·胡德:就在我终于要开始教育生涯,并拿到我的教学执照时,就在那时我被检查出了癌症,我只能作罢。

  原铀矿工人 埃迪特·胡德:不然我怎么会患癌?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出现病变,我还能是从哪有机会患癌。

  如今,和其他原住民一样,纳瓦霍族人仍在疾病、贫困、漠视中艰难挣扎。除了辐射危害以及水资源的匮乏,这一地区仍有30%的家庭没有接入公用电网。

  新冠疫情期间,纳瓦霍族人面临的困境雪上加霜,在医疗方面的弱势地位也进一步凸显。纳瓦霍族居住区的新冠病毒感染率一度成为全美第一。

  纳瓦霍族人道恩·林恩·内兹:感染新冠后我没有食物和药物,我们不得不把自己锁在房子里。从情感上来说,我承受得太多了,没有任何的医疗援助。

  这几天,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23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持续高温天气成因有哪些?何时结束?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迎来夏至节气。该时节天气炎热,暴雨频繁。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

  付巧妹作为国际古遗传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在本次评选中从全球25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科学家。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陈孝钿副研究员领衔完成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发现双周期的天琴座RR型变星是最好的标准烛光,利用它的两个周期来测量星系距离不再需要元素丰度的信息,这使得星系批量高精度测距得以实现。

  这是广西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广西聚焦“谁来转”“怎么转”“转到位”问题,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能。

  记者20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近日,天宫空间站电推进系统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该院801所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系统推进剂氙气的补充。

  6月20日11时1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

  6月15日,以“聚焦新时代 塑造新动能”为主题的《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创刊15周年创新服务研讨会暨2023创新品牌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

  欧洲2023智慧能源展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吸引了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超过740家,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参展国。此次展会下设光伏、储能、充电桩技术和智能电网四大平行展,以光伏展规模最大,占据17个展厅中的10个。

  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我国首艘全新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3”,近日在江苏南通完成陆地建造并成功交付,标志着加快推进海上智能油田建设取得新进展。

  表彰其通过古基因组构建欧亚大陆早期人群遗传历史的重要原创性工作,从进化角度为人类的健康与适应问题带来新的见解。

  截至6月17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超过2.97亿亩,收获进度过九成五,已经基本接近尾声。进入新时代,我国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稻谷和小麦库存量超过一年的消费量,“大国粮仓”有力保障着粮食安全。

  ……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这一减一加,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法国光伏组件商Voltec Solar和法兰西岛光伏研究所合作,计划到2030年建设一处规模达5吉瓦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超级工厂”。博纳西西参与的一项研究表明,一旦钙钛矿的使用寿命超过10年,加上其制造成本低廉,就能在很多大型公用事业场所替代硅基太阳能电池。

  18日,在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上,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发的高原装配式智能建筑首次亮相。该系列产品填补了全球增压增氧建筑的技术空白,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高海拔人居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自OpenAI推出生成式大语言模型ChatGPT以来,国内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层出不穷。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陈兵表示,从目前各国的立法状况来看,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均未赋予人工智能民事主体资格,因此也谈不上AIGC“具有版权”。曹新明提醒,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不止会侵犯版权。

  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表示,数字跟交通相结合,将为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服务水平带来重要转变和提升。后续公司将继续探索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深挖路域资源价值,推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上一篇:权要为民所用_权力_人民_用权   下一篇:回购权的性质与法律适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