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历】3月30日宜倒计时
时间:2024-03-30  浏览次数:663

  她习惯独身偏居一隅,喜爱因为“我不知道”而去阅读一切非必要的书籍。她偏爱喜欢人们,胜过热爱人类,也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同为波兰诗人的普日博希曾评价辛波斯卡:“她是个近视眼,也就是说,要在近处才能把一些小的事物看清楚,可是那些大的背景就看不清楚了。”

  辛波斯卡并非从一开始就能领略到诗歌中的小而美。作为诺奖诗人,她也有一段自己不愿提及的“黑历史”。

  二战后,辛波斯卡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这部诗集围绕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宏大的意识形态展开,词藻华丽但空洞,因顺应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而获得了关注。

  随后在出版的第二部诗集中,虽然能看到诗人对唱赞歌式的创作有所迟疑,但总体仍与第一部诗集一样,没有离开政治的主题。

  从第三部诗集开始,辛波斯卡逐渐与过去“决裂”,将掩藏在宏大命题和空洞语词背后的真我展现出来:一个朴素的灵魂,过着朴素的生活,写下朴素的诗歌。

  “在诗歌语言中,每一个词语都被权衡,绝无寻常或正常之物。没有一块石头或一朵石头之上的云是寻常的。没有一个白昼和白昼之后的夜晚是寻常的。总之,没有一个存在,没有任何人的存在是寻常的。”




上一篇:长沙音乐厅:历“九”弥新点亮星城音乐梦   下一篇:5比7和4比6被横扫!21岁大满贯亚军被淘汰未来想夺大满贯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