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洲街槎龙联社时常记挂着我们的所盼所想,让我们住进了三居室,告别了城中村阴暗潮湿的握手楼,还贴心配置了托儿所,从幼年到老年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我们能踏实去上班了...”一位来自槎龙的村民感叹道。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充分发挥党建“三大机制”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组建城中村“大党委”,构建“1+5+X”机制,充分利用城中村“大党委”模式,聚焦城中村治理薄弱点和难点热点,推进城中村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席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劲态势。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松州街党员、干部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围绕民生服务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既从群众中发现问题,又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槎龙联社为代表,在“办实事解民忧,解难题促发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好就业、好医疗、好民政、好文化、好住房、好环境、好保障 ”的七好民生工程槎龙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由联社统筹管理各经济社集体资产,集中开发闲置土地、集体土地、林地等资源,培育壮大江南果菜市场、东旺食品市场、新源粮油市场等多个专业批发市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增槎路农副产品批发产业集群,并高标准推进广州食材之都建设,形成以土地出租、物业管理、经营批发市场的集体经济结构。2023年槎龙安排村民在集体企业中就业1293人,并已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完成参保事项;加大对联社残疾人员保障力度,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状况的劳动岗位,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得到更好的生活保障;通过开展集体资产清查,盘活优质资产,切实提高村民股份收益。
槎龙对村民实行1元挂号医疗,并由联社提供二次合作医疗保险,对大病及住院村民给予医疗兜底;每季度开展“老人免费体检”活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成集住宿服务、膳食服务、医疗服务于一体的16层的老人公寓,480套住房老人可拎包入住,建设老人活动中心,开展老人配餐上楼等服务,保障老有所养;集资自建的聚龙小区、万龙小区,通过摇号分配给村民居住,全村1100多户村民搬进了大三居,告别了城中村阴暗潮湿的握手楼;通过加大联社在公共教育的资金投入,利用村集体土地引入了广云外国语学校,成为子女优质教育资源,并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村民深造学业。
槎龙为村民配齐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场和老人儿童康乐设施等功能,由村组织成人和小孩体育培训,组织村级篮球赛、足球赛等体育赛事,举办“松洲之春”“龙舟赛”等多样文体活动。槎龙彭加木公园荣获广州市第一批古树公园称号,也是白云区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获得此称号的公园,该公园为推进青少年科学文化教育、理想教育提供好的场所,也为居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提供便利。同时邀请驻社区律师,向社区内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提升居民法律意识,享受身边的法律服务。
联社“两委”成员通过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呼声,在察实情、解民忧方面取得一定实效。例如:破解停车难问题,实现充分活化闲置地块和物业,新建成120个车位的停车场并投入使用,满足周边居民、学校的停车需求;深化环境大提升,将槎溪牌坊、彭加木公园、万龙小区、老年公寓沿线进行升级改造,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全年龄层共融文娱空间,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
松洲街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槎龙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持续发力:一是积极发展村域产业经济;二是多措并举推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三是构建科学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四是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党组织。聚焦民生实事不断提高村民生活品质、提升联社班子治理水平,令槎龙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槎龙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槎龙联社将以七好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将村域更新与公共配套设施布局、人居环境提升有机结合,为群众解难题促联社发展,共享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发掘槎龙文化特色和亮点,不断打响“七好槎龙 同富先锋”的党建品牌,塑造“槎龙精神”、凝聚“槎龙力量”,讲好“槎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