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专员岗位说明书网友会怎么评论?
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663

  1935年,红一方面军按照政治局会理会议的指示,计划穿越大凉山,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这一路线必须穿越彝族聚居的地区,而长期以来的国民党统治让汉族和彝族之间的关系紧张。为了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争取彝族群众的支持,当时的陕甘支队宣传部长陆定一在一夜之间撰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布告诗。这篇诗以真挚的情感描述了红军的纪律和宗旨,呼吁彝族同胞支持党的革命事业。这篇布告诗在彝族地区传播广泛,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不仅没有阻碍红军前进,还吸引了许多彝族青年的加入。陆定一在这篇诗中首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词汇,这个词汇至今仍然传颂不衰。

  陆定一,这位才子,于1906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足的家庭,祖辈曾在清政府担任高官。陆定一在年幼时接受了严格的教育,逐渐形成了进步的思想。他于192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的上海南洋大学。五卅运动后,陆定一的思想逐渐进步,于1925年冬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陆定一在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加入党组织后,他从事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陆定一转入地下工作,撰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行为。1928年,陆定一被派往苏联,担任中共青年团在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在苏联期间保持头脑清醒,坚定地抵制了一些错误思想。

  1934年,陆定一随中央纵队参加了长征,期间担任红军的宣传部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记录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弘扬了革命精神,激发了红军指战员的斗志。抗战爆发后,陆定一负责编辑《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在延安整风时期,他的共产主义理论水平达到了巅峰,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主张客观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担任中央宣传部长和中央政府的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致力于文化和宣传工作。他的才华和勤奋备受赞誉。但是,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自己在战争年代失散的两个孩子。直到1987年,陆定一才与儿子、女儿以及孙辈在南昌重逢。在唐义贞烈士的墓前,他们共同缅怀亡故的母亲,诉说着分离多年的离愁。

  1988年,陆定一因年老体弱,不幸逝世,享年82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上一篇:易经怎样算卦这样理解正确吗?   下一篇:有关擦(cā)术(shù)突(tū)苛(kē)具体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