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视并做强数字文创?不要空谈岭南文化要产品化······
时间:2023-08-25  浏览次数:663

  8月23日上午,“‘二次创业’再出发”之文化创意产业媒体访谈会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举行。多位一线从业者、企业家、学者就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亮点成效、面临形势及未来发展机遇等展开畅谈。

  一、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广州文创产业特别是游戏动漫在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力,以游戏产业为例,2022年,广州市游戏产业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居全国第二,占全国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广州网易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年收入746亿元。

  二、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园区702家,主要为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24家、省级21家、市级49家,产值超百亿园区5家。同时,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通过强化对入驻企业的孵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

  广州文创赋能拉动文化装备制造,VR游艺设备产品已占领全球市场20%份额;舞台灯光音响占全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2022年,广州超高清视频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超2000亿元,位列赛迪“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之首,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4K板卡出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成为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市广播电视台推出南国都市4K超高清频道,成为国内首个城市级4K频道。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和广州国际媒体港获国家广电总局授牌“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连续5年承办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

  江浩也指出,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但同时也面临IP不足、体验场景少的痛点,“从产业研究谋划的角度来看,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议‘三不要’”:

  一、不要空谈岭南文化,年轻人看不见摸不着 。“现在我们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文化的实用价值。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就需要把文化中的内容、知识,变成产品,以产品化的形式体现岭南华文化的‘新、实、活、创’。”

  二、不要只是打造风景,要多打造场景 。“目前中国旅游消费正处于升级换代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旅游,期望与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度互动。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以文赋旅’,利用AI、VR等数字技术打造的沉浸式‘氛围感’场景正成为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不要只盯着文旅大IP,多年来很难落地,不如串珠成链。“小IP或者细分领域的IP可以是故事、传说、民谣的再现,也可以是影视、动漫、游戏。要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将各类文旅资源串联起来,用游客思维,用资本的力量,用互联网手段赋能‘串珠成链’,不断创新业态,打响广州文旅品牌。”

  一、文化创意产业为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发力点。文化创意作为产业引入、青年人群回归、街区或社区形象重塑的重要手段,为老城区注入新能量。

  二、建议积极申报“设计之都”称号或者更多设计周设计节等活动,设计引领和赋能制造业而不是依附、做出文创设计附加值,服务业等多领域,打响“广州设计”品牌。

  三、多以细分领域和“小IP”为切入点打造沉浸式文创加旅旅“新爆点”。可以考虑学习武汉“夜上黄鹤楼”光影演艺、上海“不眠之夜”沉浸式戏剧的方式,借助VR、AR等先进技术,在自带IP且具备较大流量的景区、文旅商综合体等打造沉浸式旅游演艺。

  四、支持电竞产业做大做强,发挥广州市产业多、资源广、高精尖人才聚集的优势,发展“电竞+文旅”以及,电竞加文化,电竞加消费的新模式,创造性地将游戏内的场景与广州市古镇古街实体场景结合,运用游戏元素打造广州市代表性商业街区新形象,将电竞产业玩家和竞技消费相融合,延伸“电竞+消费”新路径;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技术、虚拟人技术、虚拟展厅、3D数字空间等数字资产在元宇宙时代的应用,联合行业标杆企业打造VR-AR体验馆、艺术之桥空间、材料美学馆、3D数智制造中心等新场景。




上一篇:英国游客在向日葵地里拍不雅照引不满农场主不得不广而告之制止   下一篇: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新新”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