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铀业是央企中核集团的重要子企业之一,专业从事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其中,天然铀业务为公司主营业务,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该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9.22%、91.92%、93.35%。
招股书显示,本次中国铀业计划募集资金4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将按轻重缓急用于天然铀产能项目、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铀业共上报了7个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28.77亿元,而剩余的12.3亿元公司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的30%。
从财务数据看,中国铀业似乎并不“缺钱”。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中国铀业分别实现营收105.35亿元、148亿元、172.79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5.20亿元、15.11亿元、17.12亿元,公司整体业绩呈现增长态势。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81%、46.77%、42.53%,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矛盾点在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滑,从2022年的16.1亿元降至2024年的5.06亿元,这一变化或成为其计划大额补充流动资金的重要原因。
此外,公司存货规模波动较大,2022年末为66.79亿元,2023年末降至51.83亿元,2024年末又增至80.17亿元。存货的增长直接导致公司现金及应收款项相应减少,但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80.09%、2023年77.27%、2024年71.86%),流动资产体量整体稳定,若能做好存货管理,其整体流动性水平与过往相比并无明显差异。此外,在公司存货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24年底,公司账上仍保有36.19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中国铀业主要客户为母公司中核集团,公开资料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近8成,其中,对中核集团的销售占到近5成。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向中核集团及下属公司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的金额分别为17.76亿元、14.31亿元和34.79亿元,占各期营业成本之比分别为21.91%、11.9%和23.97%。对此,公司表示,这主要系向中核集团下属单位采购天然铀、进口代理服务、矿山服务和工程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铀业存在向中核集团销售产品毛利率偏高的问题,这或许会成为审核关注的重点。报告期内,中国铀业天然铀业务营收分别为91.94亿元、132.35亿元和158.97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1.56%、18.14%和15.07%,呈现逐年下滑态势。同期,公司对中核集团的销售额分别为50.59亿元、79.25亿元和81.43亿元,毛利额分别为12.84亿元、16.09亿元和12.48亿元,由此推算,毛利率分别为25.38%、20.3%和15.32%,高出公司的平均毛利率。
此外,本次发行上市,高估值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铀业的净资产为128.83亿元。根据计划,中国铀业本次将发行2.02亿股-3.21亿股,从募集金额推算,发行价格区间为12.83元/股-20.35元/股,本次发行结束后,公司总股本为20.22亿股-21.41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