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铜注喉零玖到底是什么情况?
时间:2025-06-22  浏览次数:663

  张学良的箱底一直保留着一枚银元,这枚银元为何一直被他小心藏匿?这个问题的答案,直到他晚年接受采访时才得以揭晓,背后竟然与杨宇霆有关。

  张学良比杨宇霆年轻16岁,这16年的年龄差,再加上杨宇霆在东北军中的资深地位,使得杨宇霆对张学良并不看好。杨宇霆心中,张学良几乎没有做得对的事情。比如,郭松龄反奉的事件,根本原因就是张学良对军队管理缺乏关注,导致郭松龄有机会反叛。这场事件的起因,正是张学良的失职。

  至于国奉战争,杨宇霆更是对张学良嗤之以鼻。张学良四万大军围攻傅作义不足一万的兵力,而战场上还配备了坦克、毒气弹、轰炸机等最先进的装备,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围城战,仍然未能取得胜利。而在这场战斗中,张学良更是让人不解:他在前线指挥时,竟然连武器都懒得携带,开会讨论战事时还一边吸大烟一边商议。

  杨宇霆是那些元老中最不屑张学良的,其他人或许只是觉得张学良“胸无大志”,但杨宇霆却看得更透彻,认为张学良这个花花公子迟早会把自己的命玩儿掉。有一次,杨宇霆因无法忍受张学良在会议中的昏昏欲睡,便冷嘲热讽地说道:“他每天打毒针,迟早自取灭亡。”他认为张学良整日沉迷毒品,最终必将走向自毁。

  人们往往最不喜欢与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杨宇霆如此看不起张学良,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与张学良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杨宇霆的能力不容小觑,凭借智慧与谋略,他深得张作霖的宠爱,曾被誉为“小诸葛”。他先后担任了奉军参谋长、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三省兵工厂总办等重要职务,凭这一系列职务,可以看出他在奉系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张作霖去世后,许多元老都支持杨宇霆,唯独不看得起张学良。

  张学良深知杨宇霆的能耐,所以在张作霖被炸死后,特意前往杨宇霆视察军队的滦州,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但据史料记载,这次会面并未让张学良满意。张学良的意图是希望杨宇霆能够以大局为重,支持他掌权。然而杨宇霆却高傲地回应:“汉卿,我可以追随你的父亲,但不能跟着你干事,因为我们的理念与做法完全不同。”

  尽管杨宇霆的态度傲慢,但他还是做出了表面功夫。当张作霖的葬礼刚结束,奉系高层推举新领袖时,杨宇霆通过电报表明了立场:“今后必秉承张作霖遗志,紧跟大局,忠诚奉公。” 他明确表示,自己将追随张学良,但这一表态,明显带有强烈的条件——他并未真心服从。

  随着张学良掌权后,杨宇霆逐渐对他产生了不满,主要是因为财政厅的资金开始紧张。以前在张作霖执政时,杨宇霆随时可以调动资金,而张学良上台后,钱款申请变得非常困难。此外,张学良希望推动“东北易帜”,支持国民党蒋介石,这让杨宇霆及其他一些元老感到不安,他们更倾向于与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合作。

  张学良在酝酿“东北易帜”时,许多外部势力纷纷派人来到沉阳,试图争取奉系的支持。令张学良意外的是,这些势力的代表并没有直接找他,而是径直去找了杨宇霆的府邸。张学良开始意识到,杨宇霆已经变得愈发令人警惕,尤其是他与张学良的心腹常荫槐之间,似乎也暗中有着某种联系。

  张学良最不能容忍的,是杨宇霆开始通过自己“老臣”的身份来压制他。杨宇霆时常称呼张学良为“小六子”,这让张学良的威望受到了严重挑战。在东北军中,张学良一直十分看重自己的地位,而杨宇霆的这种称呼显然是在削弱他的权威。

  张学良与妻子于凤至讨论杨宇霆的次数越来越多,恨意日益加深。一开始,张学良还有理智,意识到杨宇霆在奉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无法轻易得罪。他曾考虑过与杨宇霆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甚至通过妻子于凤至与杨宇霆的三姨太太结拜,来拉近双方的关系。然而,杨宇霆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认为自己比张学良长辈,彼此结拜是不合适的。

  此举虽为小事,却激起了张学良心中的不平,他认为,作为东北的少帅,自己真诚与杨宇霆交好,却得不到回应,这令他非常不悦。随后,另一件事的发生,让张学良的恨意彻底升温。

  1929年秋天,杨宇霆的父亲寿宴,张学良正处于丧父之痛,心情沉重,原本不打算前去拜寿。但考虑到杨宇霆在奉系中的特殊地位,张学良还是整理好情绪,与妻子一同前往。然而,当他们到达杨宇霆府邸时,却遭遇了极为冷落的待遇。场内的宾客对张学良视若无睹,甚至当杨宇霆出现时,大家纷纷站起迎接,而张学良则被冷落在一旁。

  于凤至对这种冷遇颇为不满,回去后忍不住抱怨:“你哪里还像东北的主人?他杨宇霆才是!”这番话激起了张学良心中的怒火,虽然他本还能保持理智,但此时的他开始深感屈辱。

  随后的事件,彻底点燃了张学良的杀心。杨宇霆试图通过自己的亲信常荫槐,进一步加大对张学良的压力,要求他签署一些不合理的文件。张学良气愤至极,感觉自己的底线被触碰,于是开始考虑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

  张学良最终决定动手,他用自己一贯的方式——抛银元,来决定是否杀人。经过一番犹豫,他选择了杀杨宇霆和常荫槐,并命令卫士长高纪毅执行。杨宇霆和常荫槐在夜晚的“老虎厅”内被突然带走,随即被枪决。

  事后,张学良感到深深的悔恼,他为杨宇霆的家人写了信,并且送去了殓葬费用。尽管张学良在杀人后立刻悔恨,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却始终未能化解。这场血腥事件,最终成为了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为东北的未来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有关梦断莱茵河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农发行将坚守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