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大家理智追星,有些人喜欢刻意制造话题,我看到后很难过。我俩从几百名打到世界第一,一路走来,我只想说‘梁王组合’缺一不可。”
这对“00后”国羽男双新锐梁伟铿和王昶,初登巴黎赛场便斩获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银牌。不仅“人帅能打”,赛场上诸多名场面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网友调侃他们“有实力又有松弛感”。
随着关注度快速上升,梁伟铿和王昶都发现自己的世界在慢慢变化——平日爱穿的拖鞋不敢穿了,因为出门总被人认出来要求拍照合影;以前最期待的假期,如今也被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而一些人对他们个人生活的过度关注,也让“梁王组合”感到苦恼。
面对热度,王昶希望能回到那个“白天练完晚上练,脑子里只有羽毛球”的时候,梁伟铿也希望继续稳扎稳打,不让外界的声音干扰自己。作为“00后”新生代运动员,他们清楚自己背负的使命,也呼吁理智追星。“压力也是成长的动力,该努力时努力,不留遗憾就好。”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梁王组合”的对线日,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梁伟铿(左)、王昶(右)获得银牌。 受访者供图
王昶:我比较认可,这也是我们作为“00后”想表达的——再紧张的生活和训练也要保持松弛感,对身心健康也是一件好事。
我跟伟铿在场上面对对手时,心态上会有一定调整,我会跟他说我们俩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要相对轻松一点,让对手觉得“为什么你们俩这么轻松,我这里压力这么大?”,这样也能无形地给予对手心理压力。我觉得观众对松弛感的理解和我们对松弛感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想表达的是“别人怎么打你,你都不紧张”的这种松弛感。
王昶:可能是我们传递的情绪吧。我们在场上是全力争胜的状态,不管落后领先、输球赢球,我们都想给大家带来积极的心态,告诉大家无论竞技体育的结果是怎样的,都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王昶:有种“打完比赛天塌了”的感觉,最直观的感受是在各种场合都会被人认出要求合影拍照,还有人会在网上看我们要做什么事,查行程路径,提前去我们要去的地方。
王昶:现在的假期有很多事情要做。以这两天为例,我前天在北京开完会后回酒店快速收拾行李,晚上9点的飞机回家乡宁波,落地已经是夜里12点。第二天早上9点半又要见很多人,下午被安排采访,采访完还要参加一些活动。当然现在这些是必须做的,只是对于这种忙碌的状态而言,我比较怀念以前没有关注度的生活。
现在看到假期安排,今天要忙,明天还要跑到一个地方,后天又飞另一个地方。想想只有训练才是最纯粹的,希望赶紧回去训练,就没那么多事了。
新京报:关注度上升后,你们的一言一行被网友放到网上讨论,平日里会不会刻意把控自己的言论或个人形象?
王昶:面对公众会控制自己的一些言行举止。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顶着国旗在做事,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运动员的形象。
梁伟铿:我还好,正常做自己,网上讨论对我而言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个人形象会注意,比如平日爱穿拖鞋,现在尽量不穿了。
王昶:可能有些人会放大一些东西,我们在赛场上,包括在公众场合,有时搞怪或私下开玩笑等被人截取放在网上夸大,特别是一些完全跟队伍、跟国家无关的私人事情,他们也要扒,确实很令人苦恼、反感。
我们起初没想到热度会带来现在的情况,我们只是想要打好比赛,专注赛场,跟网友也没有太多互动。但关注度上升后,我们社交账号里的内容,包括关联社交账号的一些软件和空间等涉及隐私的地方,现在已被网友扒了个遍。我删了好多东西。前不久有人和我说,我初中时使用过的一个软件内容被人扒到网上了,我一看是我唱过的歌,现在里面内容已经被我全部清空了。
王昶:接机时人特别多。拍照的人总将相机往我这里凑,镜头贴得很近,保安也拦不住。而且他们拿着相机全程跟拍,还是边倒退着走边拍,身后的情况看不见,加上围观的人很多,万一摔倒就是一片,安全根本没法保证。
王昶:首先我们没有拿到奥运冠军,成绩没有到最顶峰。我们都有很大的上升和进步空间,还有进步的欲望和向上走的动力。之前有过两三年里没有突出成绩的阶段,我们熬过来了,我觉得对于成功的渴望,我们不比任何人少。
梁伟铿:陈指导也跟我聊了很多,其实向上突破是最简单的,但不忘初心很难。我觉得无论怎样,地基要稳,心态上必须稳扎稳打,地基牢固才能走得更稳更高。
王昶:我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东西,压力肯定有。别人和我说,现在你俩是国羽男双代表,要加油,这些我都清楚。我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4年后我才27岁,现在应该拼一下。
梁伟铿:到达一定的位置,特别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确要承担相应的压力,压力也是成长的动力,该努力时努力,不留遗憾就好。
王昶:我们体育健儿把为国争光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以“升国旗、奏国歌”为荣的。所以希望媒体和大众多关注我们的训练、比赛、职业素养,以及成绩,而不是其他无关的事情。
呼吁大家理智追星,有些人喜欢刻意制造话题,我看到后很难过。我俩从几百名打到世界第一,一路走来,我只想说“梁王组合”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