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秋瑾牺牲时仅32岁留下一儿一女儿子成湘潭首富
时间:2024-05-26  浏览次数:663

  此诗句想必有很多人想不到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吧。在她的诗词中,能够看出她为国为民的情怀,纵然人生短短只有32年,但是她32年一直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革命运动中,她是近代妇女的楷模,是近代女性的代表人物。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从古到今又出现过几个巾帼英雄?为大众熟知的也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像花木兰、穆桂英等。

  秋瑾1875年出生,祖籍是福建,父亲是一位知州。她上面还有一位哥哥,早期和哥哥一块上的私塾。在上学期间,秋瑾就展现出了自己文学方面的天赋。在其15岁时,她就展现出了“女侠”的风范,能骑马能射箭。

  如果她在当时是一位男子,她肯定跨马扬鞭驰骋沙场,不破贼不还家。虽然没有驰骋战场,但终究是为革命献身,为国家倾尽了所有。

  1896年,21岁的秋瑾嫁给王廷钧,王廷钧可能有很多人不认识,在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此人是清廷兵部侍郎,当时的官职是正二品。

  王廷钧和秋瑾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叫王灿芝,儿子叫王王沅德。1903年,秋瑾带着自己的女儿和丈夫王廷钧回到了朝廷复职。当时的清廷已经是摇摇欲坠,大势已去,因为受到了八国联军的入侵。

  在留学期间,她经常和同学们发表救国理念和女权主义,还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立了共爱会,目的就是要抨击封建制度,批判清政府。后来得到了孙中山的建议后,她宣传革命思想的欲望越来越高,回国后还创办了《中华女报》。

  1905年,秋瑾在日本待了一年回国了,之后加入了光复会。当时国家已经是有了革命的进展。之后为了更好地参加革命,她决定继续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思想,再次去到了日本。这次去日本,直接是让她迈进了同盟会的大门,成为了同盟会中的一员。

  直到1906年,秋瑾先后写了很多诗篇和文章,表达出了自己不怕牺牲,敢于革命的精神。清廷又怎会一直纵容革命党,很快这位女革命人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防止自己的家人孩子被牵连,为了更好地投身革命,秋瑾只能和家人断绝关系。1907年,因为徐锡麟起义失败,秋瑾被供出,本该能逃出去,但是她已经下定决心流血牺牲,用自己的鲜血来铸就革命。她当时的精神和谭嗣同当时就义时的诗句有着相似之处。

  她牺牲后,因为自身的罪名太多,当时她身边的同志都不敢给她收尸,都怕牵扯到自己。1909年,王廷钧去世,后来他们的儿子把他俩合葬在了一起。

  父母相继离世,一儿一女只能寄人篱下,靠着父母好友照顾。辛亥革命爆发那年,王沅德继承母志,走上了母亲的道路,成为了同盟会的一员,后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进步,他成为了湘潭巨贾。

  王沅德不仅仅是有一腔革命热血,而且还颇有经商头脑,这一点超过了他的母亲。1918年大学毕业后,他担任过教员,后来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开始把手伸进了商界,在商界摸爬滚打了几年,名下的产业做了起来。最巅峰的时候,他在大绸缎庄、大当铺都有股份,一度成为当时的湘潭首富。

  “鉴湖中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据说就是他出钱筹办的,一方面可以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另一方面能够纪念自己的母亲。作为首富肯定要有一个首富的样子,曾经多次给贫困人员放米放面,保证了一众贫困大众的基本生活。

  秋瑾作为一名革命人士给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其儿子不仅仅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更是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份力。他们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他们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所以他们敢于人先,敢于冲在一线,敢于用自己的热血铺路。




上一篇:其初衷在于为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权益资本   下一篇:中国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