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浸民心把握要诀建功立业
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663

  “民为邦本,民心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连心才能润心,暖心凝聚民心。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对百姓的赤子之心,以“三心”浸民心,始终把人民的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能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让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以连心润泽民心,把握一个“同”字。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重视与群众心连心,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了解民生、倾听民意、温润民心。广大年轻干部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对群众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比如,接待群众来访要仔细倾听群众诉求,理解群众感受;干事情、作决策、谋发展,多想一想群众会怎样看待、怎样评价,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切忌“我以为”和“替民做主”。只有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上,以连心润泽民心,得到群众的信任、理解、支持和认可,群众才会“认账”“买账”。

  以暖心凝聚民心,把握一个“谦”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服务暖人心,才能让群众收获幸福感。然目前仍有少数年轻干部处理基层工作时浮于表面,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只考虑完成期限,忽略了完成效果;只考虑群众是否同意,忽略了群众是否满意,忘记了基层工作的本质是“服务”而不是“任务”。执政干事必须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暖民心、谋幸福。广大年轻干部要杜绝娇气、官气、躁气,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真正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让身上多点“泥土气息”。只有对群众常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谦卑之心,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向群众请教,与群众平起平坐、亲密无间,才能真正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以暖心凝聚起民心。

  以贴心赢得民心,把握一个“坚”字。民之所望,服务所向。群众有所呼,服务有所应。在服务中推出贴心的举措,变民生“堵点”“痛点”为群众的“满意点”,群众将会更加安心,生活将会更加和谐。因此,要时时事事想着群众、念着群众,对群众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只有在基层常“墩墩苗”,以贴心赢民心,把基层一线作为干事创业的主战场,常怀坚守之心,稳打稳扎,多历练、多积累,经历一些大事、难事、急事、复杂的事,经受时间和群众考验,才能成熟、成长、成才。

  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人民幸福永远是关键词,以民为本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为民的岗位上,只有时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充分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才能温润民心;只有不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才能凝聚起最广泛的民意,进而增进民生福祉,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国信创新新增软件着作权信息:“e采投标管家软件”   下一篇:重塑豪华标杆全新长轴距奔驰E级河南上市领先不止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