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开始,我先后任利辛县马店孜镇东门社区第六批、第七批、第八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回望驻村路,用脚步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烙印在心底最美的风景。
东门社区是一个小集市,流动人口较多。作为一名“外来人”,一开始对村情了解不深、对民意掌握不全。这让我意识到,必须扑下身子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坚持每周集中两天走组串户,与乡亲们唠家常、聊心事、谈愿景,十年来走向群众家中的脚步从未停歇。
以前,群众出行走的是“黑水泥路”,晚上漆黑一片,下雨时泥泞不堪。我们协调交通运输部门投入近5000万元,修建道路10多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当听到乡亲们说出最朴实的感谢时,我深感所走访的每家农户、讲解的每条政策、解决的每个“小事”都是值得的。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刚到社区时,党建基础薄弱,党群服务中心破旧,党员队伍年龄偏大,各项工作处在全镇末位。我从建强村党组织入手,注重从退役军人、返乡创业能手、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入党积极分子32名,发展党员9名,为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在组织部门支持下,翻修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东门社区荣获了“亳州市五星基层党组织”称号,更可喜的是,乡亲们也由“站那看”变成了“跟着干”。
驻村工作,重点是要解决好村子“内生动力”问题。我们立足自身优势,利用社区设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资源,招引企业入驻、发展特色农业。
2022年,村里争取衔接资金3000万元,建设5座现代化厂房,引进两家纺织企业入驻投产,带动37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增加集体收益40.5万元;采取“村村合作、抱团发展”模式,建成34座大棚种植羊肚菌,带动5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5万元。2023年,东门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收益突破100万元。
既然选择了驻村,便只顾风雨兼程。今年6月,我又申请留任第九批选派干部,奔赴下一个“战场”。我将始终保持一颗为民之心,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