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不仅是栖息的港湾,也是构成社会的细胞。什么样的家庭才称得上“文明家庭”?在宜川路街道光新居民区的王思山一家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只要提到他们一家,就会听到“夫妻恩爱、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等字眼。他们夫妻俩用生活中平凡的事、点滴的情诠释了“文明家庭”的真正内涵。
“虽然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员应该做的。”已是耄耋之年的王思山是一位从新疆教育战线退休回沪的老党员。
退休多年来,王思山积极投身社区,热心公益事业,加入志愿队伍,以助人为乐。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优秀本色,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2010年,王思山家庭曾荣获普陀区“平安家庭”示范户;2018年,王思山家庭荣获普陀区“百户最美家庭”称号。
“我们楼被评为‘文明楼组’,少不了王老师的付出啊。”“王老师这个人啊,一心想着帮助别人,从不拒绝。”邻居们与王思山相交甚好,“他是个爱干净的人。”邻居告诉记者,王思山经常把公共楼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时候探亲旅游回来,他们还会给大家带来土特产共同分享。
有一次,与王思山同住一幢楼的独居老人生病了,王思山夫妻俩便带上水果和食品探望。老人平时生活很单调,王思山夫妻俩经常陪老人去附近电影院看看电影,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打扫楼道、陪伴老人这些仅仅是王思山日常事务中的点滴。有次小区几个深坑和碎石块因施工没有及时清理和填平,王思山担心老人和儿童在此处发生意外事故,在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把碎石搬走、把深坑填平。
为社区、为居民办事,王思山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也从不求回报。一周七天的时间,他能参加五天的志愿服务。不仅如此,他一人分饰多角。他是自行车巡逻员,是党员服务工作员,是终身学习推进员、文明礼仪讲师团成员、清洁家园爱卫员、交通岗执勤员……
作为宜川路街道妇联讲师团团长,王思山需要到各居民区开展家庭建设宣讲。为做好宣讲备课,他花费大量精力收集宣讲资料、准备宣讲稿。王思山心系社区,除了自己身体力行,还带着爱人一起为社区默默奉献,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012年,已经77岁的王思山被光新居委会聘为不坐班、不领工资的居委会主任,任期三年。在任职期间,他更是越干越有劲,时常来居委会帮助关心年轻的社区干部,热心指导、耐心带教、身体力行。2015年,王思山当选为光新居民区党总支部委员,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光和热,乐做居民欢迎的志愿者。社区的光荣榜上,他年年有名,居民们都称赞他“无私奉献、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