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bā)仙(xiān)过(guò)海(hǎi)真实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3-10-29  浏览次数:663

  10月26日,记者从成都市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了解到,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团队本月中旬在崇州都统岩记录到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腹隼雕,确认为成都市鸟类新记录,成都市鸟类更新至567种。

  据了解,棕腹隼雕传统分布区靠南,国内见于云南边境的盈江、保山等地,国外见于东南亚、印度等地。棕腹隼雕被认为是不迁徙的猛禽,成都在远离传统分布区的情况下记录到一笔,属于罕见记录,对我们重新认识棕腹隼雕的分布地及迁徙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新记录是从硬盘里“捞”出来的。10月14日,是整个十月难得的好天气,九月份连续阴雨,按以往监测的规律,大量因天气原因滞留在路上的猛禽,会在这个窗口期迎来数量的一个高峰,龙门山迁徙猛禽监测团队在崇州都统岩“蹲守”。下午2∶15,一只巨大的猛禽从远处几乎是与监测人员平视滑行而来。用望远镜看去,飞行姿态很稳,显得很有力,从面前飞过时露出了亮白的翼下,胸部还圆鼓鼓的,被误认为是凤头蜂鹰。直到10天后,志愿者王三月再次翻到当时的那张照片,感觉有所不同,随即和其他资深志愿者进行确认,志愿者经过紧张的翻查图鉴和讨论,最终确认是棕腹隼雕。

  龙门山目前已经记录到11种雕。每一笔新记录的发现,都证明着在一个点位长期做观察的重要价值。(黄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上一篇:英雄无敌之邪神信徒究竟怎样?   下一篇:第六嫌疑人终于真相了?
推荐内容